日期:2025-05-14
一场发生在2024年4月的交通事故,至今仍未迎来令人信服的处理结果。受害者是一名年过六旬的老人,肇事者则是一名已退休的法官。肇事后老人被撞致六根肋骨骨折、脊柱压缩性骨折,送进重症监护室抢救,警方却仅以“轻伤”认定,启动了“简易程序”处理。如今,一年过去,家属维权艰难、赔偿无望,而公众所质疑的“是否酒驾、程序正义”问题,仍疑云重重。警方在事故现场取证
2024年4月13日晚7时40分,柳州市柳北区滨江东路绿城杨柳郡小区门口,一辆白色越野车撞飞了正在骑行的王先生,造成其多处骨折并陷入重伤。现场的交警酒精测试仪检测结果显示:司机体内酒精浓度为22mg/100ml,已达到酒驾标准(≥20mg/100ml)。但三日后的送检血液样本中,乙醇含量却显示为18.41mg/100ml,低于法律认定值。
“这份报告我们拿到手的时候就震惊了。”王女士说,“明明当晚就测出达标,怎么送检反倒没事了?”这份检测单上还有肇事司机的签字,使得家属进一步质疑后续血液送检程序是否存在问题。
更关键的是,这名驾驶者身份特殊。据王女士提供信息,该司机出生于1964年2月,是一名已退休的法官。
事发当晚,柳州市公安局柳北交警大队迅速出具了《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(简易程序)》,认为受害人“伤势轻微”,将事故定性为蒙姓驾驶人承担主要责任、王先生承担次要责任。
简易程序,通常适用于车损轻微、责任明确、无人员伤亡或轻伤的案件。但在王先生遭遇严重骨折、进入ICU抢救的情况下,警方却绕过正式调查程序,以简易认定匆忙结案。
此举迅速引发家属强烈不满,并在网络平台发布投诉帖。王女士指出:“我父亲多处骨折,生活无法自理,医院当时也出具了严重伤情证明。我们质疑,为什么用‘轻伤’来形容?是不是因为对方身份特殊?”
压力之下,2025年4月22日,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正式出具《撤销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决定书》,指出柳北交警大队“适用程序错误,违反法定程序”,责令重启调查流程。
“这起事故,已经过去一年多了,我们还在等一个公正的答复。”王女士哽咽道。
她告诉记者,早在4月22日交警支队就发文要求撤销原判,但柳北交警大队在4月29日召开的调解会上却对此只字未提,直到5月9日才主动告知家属相关变动。“当时负责调解的教导员还说,如果我们认为程序有问题就去申请行政复议,”王女士说,“言外之意就是你得自己去闹。”
更令家属愤怒的是肇事司机在调解现场的态度。“他没有一点悔意,还说‘你们应该感谢我仁慈’。我们有录音。”王女士表示,肇事者丝毫不愿承认过错,也未表达合理赔偿意愿。
而王先生本人,因严重伤残至今无法正常生活。王女士说:“我们不是为了报复,而是为了还一个公道。”
这起交通事故不仅关乎一名老人的生命尊严,也撕开了“程序正义”在现实执法中的隐痛裂缝。一名涉嫌酒驾的退休法官,一份自相矛盾的酒精测试报告,一个被忽视的严重伤情,还有一份被撤销的认定书——所有疑问都未有明确交代。
公众需要的不是一纸公文,而是真正的调查、真相和正义。
王女士说:“我们等的不是一个‘解释’,而是公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