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4-11-17
2024年是否会成为俄乌冲突的转折点?11月16日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,首次明确提出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在明年结束冲突。这一表态不仅为持续两年多的战争带来一丝曙光,也传递出乌克兰应对复杂国际局势的最新策略。
泽连斯基表示,只有在乌克兰不再孤军奋战,并拥有强有力的谈判立场时,与俄罗斯的对话才有可能进行。这一态度的转变,与过去强调“战场取胜”的强硬表述形成鲜明对比。泽连斯基接受乌媒体采访
泽连斯基此番表态,显然与国际局势的变化密切相关,尤其是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。特朗普成功胜选后,其一贯主张“迅速结束俄乌冲突”的言论再次引发全球讨论。在竞选期间,特朗普曾多次承诺,如果他当选,将以最快速度通过谈判终结战争。他甚至声称,“若我仍在任,俄乌冲突根本不会发生”。
特朗普的胜选对于乌克兰而言是把双刃剑。一方面,他的“停止战争”承诺可能为俄乌谈判提供契机;另一方面,共和党内部对持续援助乌克兰态度冷淡,未来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和经济支持可能大幅减少。这让泽连斯基意识到,乌克兰未来的抗争之路可能会更加孤立无援,转而以外交途径为目标。
与此同时,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特朗普胜选后迅速表态,表示已准备好与特朗普“沟通合作”。普京的这一表态,结合泽连斯基的外交诉求,似乎暗示俄乌双方都在为潜在谈判铺路。普京(左)与朔尔茨(右)通电话(资料图)
除了美国因素,乌克兰国内与欧洲盟友的态度转变同样影响深远。
持续的战火已经严重影响乌克兰经济与社会发展。据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的最新民调显示,超过32%的乌克兰人愿意放弃部分领土以换取和平,这一比例相比冲突初期的10%出现了大幅上升。乌克兰国内对持续战争的反对声音也在增加,泽连斯基面临着来自社会和军方的双重压力。
在战场上,乌克兰军队的处境也日益艰难。俄军近期在顿涅茨克地区和哈尔科夫战线上取得重大突破。11月14日,俄罗斯装甲部队强势攻入库皮扬斯克市,并取得战略控制权。尽管乌克兰试图通过反攻挽回局势,但整体态势不容乐观。乌军内部士气的下滑与资源的短缺,迫使泽连斯基重新评估以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的可能性。
两年多来,欧洲国家是乌克兰的重要支持力量,但近期内部分歧显现。法国、德国等国家在经济与政治动荡中,对继续援助乌克兰持观望态度。有报道称,部分欧洲领导人已经开始讨论“土地换和平”的可能性。
11月8日,欧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,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呼吁调整对乌克兰的政策,而德国总理朔尔茨则表态希望“尽快”与俄罗斯展开对话。这一系列表态显示,欧洲对于“无条件支持乌克兰”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变化。
俄罗斯方面,普京也多次表示,愿意就解决冲突展开对话,但前提是谈判必须基于新的“领土现实”。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进一步强调,任何谈判都应以尊重俄罗斯安全利益为基础。这表明,俄方并未排除通过外交手段结束冲突的可能性。
泽连斯基提出通过外交手段结束冲突的目标,既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局势的选择,也是对现实的妥协。然而,未来谈判是否能顺利推进,仍然存在诸多变量。从美国新一届政府的具体政策,到俄罗斯在谈判中的强硬态度,再到欧洲内部是否能保持协调,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成为决定战局的关键。
对于明年是否能真正结束俄乌冲突,外界仍持观望态度。然而可以肯定的是,2024年将是战争走向的关键之年,外交手段或许真的能够成为改变历史的力量。